不同廠商在生產 SPC(Stone Plastic Composite)地板時,雖然原材料大致相同,但在材料純度、配比與添加劑選擇上仍有顯著差異,進而影響地板的整體性能與使用壽命。
原材料一覽與主要作用
原材料成分 | 主要功能 | 常見配比 |
---|---|---|
PVC 樹脂 | 結合各層材料,提供韌性與耐化學性 | 核心層約 20–30% |
碳酸鈣(CaCO₃) | 提供剛性與尺寸穩定性 | 核心層約 60–70% |
穩定劑(Ca-Zn 類) | 防止 PVC 分解,提升耐熱與抗老化 | <5% |
塑化劑(DINP/DOP) | 增加軟化性,改善衝擊吸收 | 依配方調整 |
發泡劑或抗撕裂助劑 | 調整密度,提升抗折與抗衝擊強度 | 微量添加 |
UV/耐磨層專用樹脂 | 增強表面耐刮、抗紫外線能力 | 耐磨層厚度 0.3–0.7 mm |
各原料必須通過精准的混合與擠出製程,才能保證地板成品的均質性與性能一致性。
原材料品質差異對性能的影響
- 高純度 PVC 樹脂
使用 100% virgin PVC 能確保低 VOC 排放與化學穩定性,減少燃燒時揮發毒氣的風險。 - 碳酸鈣顆粒粒度
微米級高純度 CaCO₃ 可提升核心層密實度與抗壓性;劣質粗顆粒易造成核心層缺陷與應力集中。 - 穩定劑選擇
鈣鋅穩定劑較環保,不含重金屬;采用不當的金屬穩定劑將導致地板早期老化與黃變。 - 塑化劑種類
高品質環保塑化劑(DINP)對人體無害,低端材料可能使用 DOP,長期釋放鄰苯二甲酸酯影響室內空氣。 - 添加劑工藝
正確的發泡劑與助劑配比能兼顧剛性與彈性,劣質配方容易出現板材脆裂或起泡問題。
原材料項目 | 高端SPC地板原料特徵 | 低端SPC地板原料特徵 |
---|---|---|
PVC樹脂 | 使用SG-5乙烯型PVC,強度高、環保性佳 | 使用回收PVC,可能含有雜質與有害物質 |
碳酸鈣粉末 | 細度達400–800目,提升密度與穩定性 | 粗粒碳酸鈣,影響加工性能與產品強度 |
潤滑劑 | 精準控制PE蠟與內外潤滑劑比例,提升加工穩定性 | 潤滑劑比例失衡,可能導致產品脆化或收縮 |
加工助劑 | 添加ACR助劑,提升塑化效果與熔融強度 | 助劑不足,塑化不完全,影響鎖扣強度與耐用性 |
抗收縮劑 | 壓縮PVC粒子間隙,減少熱脹冷縮 | 無抗收縮處理,易變形 |
底墊材料 | 採用高密度IXPE/IXPP,隔音與舒適性佳 | 使用低密度泡棉或無底墊,腳感差、隔音效果弱 |
性能差異與潛在缺點比較
材料品質等級 | 典型特性 | 可能優勢 | 潛在缺點 |
---|---|---|---|
高端原料 | 低 VOC、核心緊密、耐磨、防水、防汙 | 長期穩定、表面平整、耐衝擊 | 成本較高 |
中檔原料 | 品質穩定、適度耐磨、防水性能普通 | 性價比佳、適用多數居家環境 | 慢性微黃、鋪貼需嚴格控平 |
低端原料 | 含雜質高、顆粒粗、不耐老化 | 價格低廉 | 易翹曲、縫隙增大、易發霉、VOC 濃度高 |
結論與選購建議
使用場景 | 建議選擇地板類型 |
---|---|
高人流商業空間 | 高端SPC地板 |
高端住宅 | 高端SPC地板 |
租屋或短期使用 | 可考慮低端SPC地板 |
預算有限空間 | 低端SPC地板(需注意品質) |
高端SPC地板雖然價格較高,但在耐用性、環保性、舒適度及美觀方面均表現優異,適合長期使用及高品質空間。而低端SPC地板則適合預算有限或短期使用者,但需留意其可能帶來的品質與健康風險。
選擇SPC地板時,建議消費者不僅考慮價格,更應關注原料成分、認證標準及實際使用需求,以確保地板的安全性與耐用性。